在拆毁和重建之间

虽然早已经知道初中教室将被拆毁,然而当我真的看到照片时,依然猝然心惊。  我们明白这一长排教室在岁月和白蚁的侵蚀下有重建的必要,因此为了能够造福更多学子,我们必须割舍个人的眷恋和情绪。  就让我们在那一砖一瓦正被拆下之即,一起来回顾身处这排教室时的美好时光和点点滴滴吧!

当我们在这排教室翻开中学时代的第一页课本;

当我们怀着从忐忑不安的初犊之心,认识第一位同学的名字;

当高中的学长们三五成群在下课时分围绕在初中课室外面;

当绑着黑领带的学长们巡视时,调皮的同学们鸡飞狗走一哄而散;

当男生们不时摸着第一次剃的平头,扎手的短发刺激着懊恼的心情;

当头发长及衣领却还舍不得剪短的女生见到训育主任远远走来,慌张地低头闪避;

那一间一间的课室充满读书声,嬉闹声的初中课室,曾经承载着我们每一位同学天真的声音和无忧的身影。 当我们迫不急待地转移到高中课室(仿佛爬楼梯也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我们头也不回地将那排课室留给“那些小弟弟小妹妹们”。当我们唱完毕业骊歌,踏出校门,多数人十年、二十年也未再回来,那排课室更加遥远得只可能在梦中重游。

去年,托自国外回来度假的同学的福,我们在多年后重游故地,往事如同水印一点一点地浮现,我们的叫声在经过每个似曾熟悉的角落时此起彼落。  这一排看似已经废置的教室(变成各个学会的“会所”),仿佛是个饱经风霜,满面皱纹,步履蹒跚的老人。  那些现在看起来小小的桌子椅子像是老人为孩子们保存下来,不舍得丢弃的旧物,成为证明我们曾经年少的证物。

拆毁,需要勇气和决心; 重建,需要信心与希望。  纵然有多少不舍,请大家提起勇气,向这排初中课室(对较年轻的校友来说可能有不一样的意义,比如:三思亭,或进行学会活动的聚合点。。。)告别。  同时请大家怀抱着对母校的关注和信心,为母校未来的希望投注一份心力。

面子书评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