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分享

亲子沟通心理学面面观

撰文:如意教育关爱机构。如意基金会创办人.林文强 / 89年校友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口伤人六月寒,如何与人沟通是这时代一大生活人生艺术。特别是在如何与朋友往来,面对问题,,家人相处,执行职务及教育孩子等方面的沟通心理学。

现今孩子是否能拥有健康自我抑或格性与行为思维发展偏差,很大程度上是有赖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用心调教有关。

与孩子说话若带有关心,启发,尊重,圆融及懂得运用智慧的话语,这将有助孩子建立完善的人生价值观,人文素养,人格塑造与智商培养。对孩子冷漠,或疏于和孩子沟通,孩子的智能和语言发展会受到限制。拥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孩子,就是有好思想的孩子。良好的沟通是带给您与孩子彼此的幸福,唯有良好的亲子沟通我们才能落实圆满的教育工作。

当今社会的孩子与父母的疏离感愈来愈大,其中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宠爱照顾所致。因为两者之间将把沟通停留在物质层次而非心灵互动。其二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信任感及共同话题所致。而一般的父母常因付出对孩子的真心关爱,却得不到孩子的领会而感难过。

这 年代,孩子的沟通艺术,必须加于智慧化及技巧化。藤鞭教育已开始慢慢的失去它的有效性。而父母是迫切需要探讨如何与孩子建立双赢的学习,避免引用对孩子不 信任的开头词,如:你一定要、为什么你不、你有没有试过、和你同年纪的孩子都不像你这样、我在你这年纪就已经。。、你应该、你必须、别烦我等。学习引用正 面的话语与孩子沟通,如:我确信你能够处理这事、你对你的决定还喜欢吗?可以让我知道你对这事的感受吗?能听到你对这事的看法与感受真好

让孩子学习如何有效与人沟通的正确方法是重要的,例如:教孩子如何说话简单扼要,生动有趣,清晰具体,友善宽容,真诚友善。

“爱之深,责之切”对孩子不好 ,要提供孩子友爱,幽默态度和快乐气氛学

习教育。与孩子谈心不一定是讲诉内心的秘密或他人的瘾私。谈心是彼此交换心情及感觉。 谈心可以是无所不谈,没有压力的,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感想和想法等。

一般孩子常有的敌意和愤怒是源自于做人做事受到挫折及缺乏引导的产物。而忧郁的本质是无助或沮丧。叛逆的恶果是管教态度的不一及心灵创伤所造成的。基本上也是先有学习的心理问题,而后才逃避现实。

对孩子要求太高,严苛的处罚或责骂,不协助孩子解决问题以及教导上的疏忽

或不当,就会形成严重的偏差行为和心理症状。尊重孩子的生命成长权利与隐私,不把工作的负面情绪转于孩子。多说鼓励发挥力量;少说拒绝的话,少说没意义的批评。

因此,父母良好的沟通与共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重要的影响的。孩子阳光的人生从良好的沟通语言开始,而世界上最有信服力的沟通是以爱为出发点,没有爱是沟通不了的。

同时,沟通时也不要过度夸大孩子的缺点,夸大的缺点对孩子的心灵建设是无益的。然而,孩子需要给予很多的鼓励而不是孩子太多的赞美,因为太多的赞美容易造成反效果,孩子会自以为是,我行我素。

培养孩子谦卑,圆融,奉献与感恩的心,协助孩子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给他肯定。创造沟通意愿,沟通时多让孩子多加思考。多营造有趣沟通气氛,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经营亲子读书会,建立良好沟通桥梁,这将帮助建立亲子良好互动沟通空间。

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及建立内心的正面情感世界,让孩子建立职业与社会理想,结合社会正面价值观,向社会诸善知识学习请益。

根据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家研究报告所得,百分之五十五与孩子沟通的效果需靠肢体语言来表达。父母应尽量了解孩子为何哭泣,乱抛东西,说话速度积快,突然不爱说话,僵直不动肢体语言现象。多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想法,理想与将来,童年往事,愁苦哀伤,开心话题等等。

改变您的说话态度习惯,您将改变孩子的未来。

最后,谨以短文共勉:

“话怎么说”

急事,慢慢的说

大事,清楚的说

小事,幽默的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说

开心的事,看场合说

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别人的事,小心的说

自己的事,听听自己怎么说

现在的事,现在就说

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如果对我有不满的地方

请一定要对我说

5月1日-亲近大自然+美食团 (你不可不知的秘密)

“牛”仔很忙?
“牛”仔很忙?

看完所有精彩的照片后你可能以为他没去,因为你完全看不到他的踪迹甚至一丝背景。

没有理由啊!是他策划和统筹的,是他邀约大家去礼雯,哦不,是米文吃点心的。他怎么可能没去呢?

原来他从头到尾都在忙-拍照!不然又怎么有这样美丽漂亮的照片把这大家和大自然衬托地这么原始原味呢?

我很喜欢这张照片,虽然我不是很会拍照。这张照片衬托出“小桥流水【人家】”。。。

与孩子一起开创身心健康

撰文:如意教育关爱机构。如意基金会创办人.林文强 / 89年校友

俗语说,心理的不健康将影响生理的不健康,而生理的不健康也将影响心理的不健康。一个懂得快乐与能干的人,绝不在情绪上与人计较。一个拥有快乐身心的人,能增强希望与乐观的未来。

进入21世纪的当儿,亲子心灵健康教育是父母必修的一堂课。而父母与孩子的真挚心灵互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品行与未来。因此,孩子的心灵成长正是需要许多心灵营养的填补及正视。

现今孩子的情绪出口与纾解是需要获得平衡式照顾与处理。近观我们周遭的环境,儿童与少儿的精神病,自杀,自残,伤害他人,忧郁症,急躁症等问题开始普及化与年轻化。所谓“病”的根源因从根本著手,我们需要找出孩子身心不快乐的症结,给于正面积极看待,辅导或治疗,从孩子的核心问题探索,思维与心理建设,对症下药。

其实,现今孩子面对家庭问题林林总总,而孩子所面对生活问题也愈趋复杂。身为父母应注重教导孩子如何应对课业压力,考试压力,生活压力,成长迷思,人际关系,心情疏导等智慧技巧。建立与孩子的信任感,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忠实朋友,倾听的对象,与孩子一同拓展心灵空间,锻炼心智成长,也从中培养崇高的人格修养

健康孩子的身心需从重视家庭教育,生活技能,人格教育与良好沟通品质开始。除此之外,我们也必须加强孩子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与感受,让孩子学习对他人的尊重,与人为善,培养正确人生观,实践感恩习惯及多元能力学习。

据了解,在我国有逾来逾多的学童与青少年在校面对读书的学习障碍或厌学,而这些孩子大多的学习问题是因缺乏适量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健康与情绪管理失调所致。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心与真心关怀,孩子也需要父母的谅解与包容。孩子少儿时期恰是生命的朝阳,她是需要细心的呵护与照料。给于孩子充分的赏识教育是开启孩子学习之匙

让孩子的生命奋起飞扬与身心快乐的原则是建立在多让孩子与乐观开朗者相处,接近大自然,学习大量的阅读,不膨胀自己,驱策自己成长与学习及自觉自省能力的开发。

培养好心情能引导一个人走向乐观进取的人生。多鼓励孩子与人微笑,讲好话,存好心,做好事,往正面思考。多陪孩子接近大自然,与孩子观赏有价值意义的电影或音乐,在生活规划中让孩子安排充裕的睡眠,对孩子要少埋怨,少比较,少计较

祝福各位:与孩子一起开创身心健康,让孩子热诚拥抱生命,日日拥抱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