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快讯

芙中董家教成员赴华拜会99高龄校长

摘录自芙蓉中华中学网站 http://www.chunghuaseremban.edu.my

2009年8月30日国庆前夕,芙中董家教成员一行人,由张贤炳董事长带领之下远赴中国汕尾,海丰,澎湃中学教职员村拜会高龄99岁,充满着传奇性的芙蓉中华中学前老校长–王会尧校长(1941年至1949年担任校长)。王老校长虽然已经高龄届99岁,但是,精神、谈话及思考都非常好,老人家显得特别的兴奋当见到芙中一行人的出现(这已经是芙中董家教成员连续第二年赴华拜会王老校长)。老人家对当年在马来亚,尤其是掌管芙蓉中华中学的一切事情与人物都记忆犹新。王会尧老校长一生唯教育为重,刚毅职守,为我后辈应循之。。。

以下部分内容转载自:2009年第3期炎黄世界/作者:黄沧海

极限雕风骨,师心蔚彤霞
–记卓越的归侨教师王会尧先生

九十九岁的王会尧老先生,是一位传奇式的归侨教师,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为他的经历啧啧称奇。我和老先生相识已久,好几次想写他,都因为事务太忙未能如愿,近日我与《汕尾日报》记者梁水良专程前往海丰县澎湃中学教师村拜访了他。这位寿星园丁精神依然矍铄,身板也还硬朗,不让人扶,独自带我们上楼。只是耳听稍背,说话时提高了分贝,中气仍然很足。他笑称,前年动了一次手术后记忆力变差了,春节前,他六十年前当过校长的马来西亚芙蓉中华中学,十几位教师受董事长的委托专程前来慰问他,虽然时过不久,但他们的名字却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在马来西亚的传奇岁月

老人轻轻抚摸着桌上题名为《情牵芙中》的两部巨型的纪念册,脸上漾起了温暖的笑容,对我们说:”这是千里之外的异国学生们送给我最好的礼物。”我们恭敬地接过它,一页一页地翻看。上千名异国华文学校的师生们用中国文字、中国句式,在美丽的七彩纸上写下的心语,然后剪成红心状、彩蝶状、飞鸟状、风筝状贴布而成的篇幅。话语简短,却句句表达着真挚之情、感激之意、崇仰之心。比如”情牵芙中,桃李感怀师恩重!”;”敬祝会尧老师生活幸福、心情愉快、健康长寿!”;”永远怀念培育桃李的前辈,王老师的人格精神陪伴一代代学子成长……”。堪称异国华文学子的集体创作。我眼眶里噙着泪水,一边诵读一边联想:六十年,一个甲子,马来西亚芙蓉中华中学历经了多少世事沧桑,有多少位老师来了又去,可他们大多在时光的淘洗中消失得无踪无影,而王会尧老师却成为异国校史上抹不去的深刻记忆,沉淀并结晶为芙蓉中华中学的精神瑰宝,吸引着异国一代又一代年青人对华文的向往,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真正能成就事业的人,是那些看准一个目标,能从头到底切切实实把事情干好的人们。”王会尧老先生以百岁的实践,实现着奉献教育的信念,教育就是他矢志不移的人生信仰。

王会尧先生,1911年出生于广东潮州市,父亲依靠卖晒谷子的席垫为生。幼时聪慧好学,家贫供不起学费,靠着众多亲友的资助才上完了小学、初中。18岁考入中山大学预科后一边打工一边坚持学习,20岁考上中山大学数学天文学系,但只读了一年便因无法支付学费而无奈辍学。经同学介绍到广东饶平一中任教一年,本想积点学费继续完成学业,但饶平薪酬菲薄仅够糊口。当时正值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华人积极创办华文学校,经饶平一中校长的介绍,1933年底,毅然远赴泰国,先后在泰国曼谷中华中学、曼谷新民中学任教师、教务主任,1936年7月辗转来到马来西亚先后担任马来西亚芙蓉中华中学的教务主任、马来西亚森美兰州马口启文中学校长,随后又被请回芙蓉中华中学任校长,直至1942年日本沦陷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的峥嵘岁月,老先生不仅以教书办学有方,热爱学生而驰名当地,深得当地华人爱戴,而且积极宣传民族独立,反对英国推行殖民主义的政策而团结启发了众多的本土人士。从日本占领马来西亚的那一天起,王老先生便愤然抵制日本的奴化教育,坚决辞去校长之职。离开学校后,他和妻子一起开了一间小小的豆浆铺,借以维持生计,积极参加马来西亚的地下抗日斗争。他贴标语、写传单,不断揭露日本侵略的罪行。这些正义的行动激恼了日寇,1943年10月他被日寇逮捕,在暗无天日的牢狱里被关押折磨了689天。但他始终坚持不为日寇做事的态度,表达了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的凛然大义。直至1945年9月日本投降,他才昂然出狱。

狱后为恢复教育的尊严不懈地尽心尽力。半年之后他又在众望所归的热烈呼唤中,被芙蓉中华中学请回去当校长一直到1949年1月,被英殖民地政府逼离境。他告别了含泪相送的师生,恋恋不舍地与芙蓉中学默默挥手。

陶行之先生说:”赤条条地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正是王老师毕生的写照吗?

寿星班主任的人生启示

王老师先后37次获得全中国、省、市、县的先进党员、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归侨模范教师、全中国先进离休老干部等多项荣誉,然而他最在意的,却是学生们称呼他为”寿星班主任”。这位在异国和祖国都一齐受到教育界学子们崇仰的人瑞,展现着毕生守望教育的美丽,导引生命成长的执着,他的存在,是一面历史的巨镜,照出了需要我们认真借鉴、继承和思索的许许多多珍贵的精神资源。

“十大義演” 重建行政教學樓 芙中冀籌300萬

中国报/8月26日
(芙蓉26日訊)為重建新行政教學樓,芙蓉中華中學將通過”十大義演”籌募300萬令吉!

由Carlsberg集團贊助主辦、《南洋商報》、《中國報》聯辦,”2009年十大義演”將于今年11月2日(星期一)晚上7時30分,在芙蓉中華中學群英綜合大禮堂盛大舉行。

贊助主辦單位、聯辦單位及受惠單位今日聯合召開記者會,宣佈舉辦”十大義演”活動訊息;出席者計有Carlsber區域高級銷售經理梁春足、《南洋商報》森州經理陳雲深、《中國報》森州採訪主任陳革錠、籌委會主席吳立滄、芙中董事長張賢炳、副董事長李兆祥、常務董事張慶生、校長蔡親煬、《南洋商報》業務發展執行員王比利、《中國報》業務發展執行員蔡誠豐等。

11月2日設晚宴

芙中董事長張賢炳披露,在芙中上演的”十大義演”將以晚宴方式進行,籌委會已擬定一系列的捐款形式,有待各界人士支持,同時計劃筵開100席。

他說,由于芙中一座教室被白蟻蛀蝕,在考慮到重建的必要下,已把這座教室夷為平地,再加上芙中也缺乏教室,因此希望能盡快重建新行政教學樓。

“我們計劃興建5層的新行政教學樓,裡面包括多媒體教室、老師辦公室、學生活動中心及芙中歷史文物展示館,估計整體建築和設施費為300萬令吉。”

他指出,目前經濟不好,要籌募300萬令吉不容易,希望華社能秉著向來支持華教的熱心,協助芙中完成建新行政教學樓的大計。

校長蔡親煬說,目前正值學校須籌款時期,多年來為華教貢獻良多的”十大義演”來得正是時候,他代表全體老師、學生及家長表示謝意。

Carlsber區域高級銷售經理梁春足希望在各方面的配合下,把精彩的演出帶給熱心人士。

《芙中籌建新政教學樓緣起》

芙中創校至今已有96個年頭,眼看意義深遠的一百年歷史也離我們不遠了。在多元種族的馬來西亞裡,獨中不僅是這國家體系下的特殊文化產物,更糾結了許多辦學者的辛酸與榮耀、委屈與欣慰之复雜情感。

芙中所有的一磚一塊、一草一樹都是大家一分一毫的心血結晶。對于多年,以各種方式支持芙中的社會人士、以及歷任董家教各成員,校長及校友的努力耕耘,使芙中能有今天的規模;尤其是福建會館先賢,深具高瞻遠矚之視野,毅然地創辦了中華中學,功不可抹,我們萬分感恩。

面對排山倒海的經濟、資訊科技、社會需求的挑戰及教育的戰爭,芙中須加速開創更有利的辦學條件及改善教學環境,才能不被時代淘汰,並延續芙中不變的使命。

蟻蝕成危樓

我們希望把芙中辦得更好,以作為對大家的回報,芙中堅持的不只是母語教育,更有著傳承及提升中華文化的志向。

我們也希望把芙中塑造為一所具有民族特色,且能積極應環境變化的華文獨中。我們最終希望在教導學生課內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能培養下一代具備健康的思維人格及對文化素養的責任,相信這也是長輩們及華社對芙中的期許。

為了逐步改善校內設備及提升學習環境,2008年末,董事部進一步耗資百萬,改善了學校的宿舍設備和環境。今年我們設定了另一項舊樓重建計劃。

由于一座教室常年被白蟻侵蝕下而成了危樓,在考慮到其重建的必要性后,我們計劃將它改建成一座5層多功能的行政教學大樓。大樓內將設置各部門辦事處、教師辦公室、現代化課室、以及芙中歷史文物展示館。估計整體建築和設施費為300萬令吉。

盡管在董部同仁戮力認捐下已湊得數十萬令吉,惟差額尚矩。因此芙中董家教及校友會將推動一系列活動,為這項新的建築,展開籌款運動。芙中再次需要維護華教及文化事業的社會人士的鼎力支持,以協助正邁向百年歷史的芙中建立一個新的發展里程碑。

響應芙中”十大義演”的捐款形式

*每席餐券為1000令吉,單張餐券為100令吉。

*凡捐酒席1000令吉者,將獲贈送餐券2張及刻名于教學樓徵信錄留念。

*凡捐酒席5000令吉以上者,將獲贈送餐券一席及刻名于教學樓徵信錄留念。

*凡捐酒席1萬令吉以上者,將獲贈送餐券一席,刻名于教學樓徵信錄留念及贈送名家字畫一幅。

*凡捐贈教室一間 ── 2萬令吉或3萬令吉者,將獲贈送餐券5張、刻名于有關教室留念及贈送名家字畫一幅。

*凡捐贈教室一間 ── 5萬令吉者,將獲贈送餐券5張、刻名于有關教室留念及贈送名家字畫一幅。

*凡捐贈教學樓層 ── 10萬令吉以上者,將獲贈送餐券一席、鑲名于有關教學樓層留念及贈送名家字畫一幅。

訪芙中共享下午茶‧大臣掏錢獎勵優秀生

星洲日報/花城‧2009.08.11

(森美蘭‧芙蓉)百名芙中優秀學生與森州務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共進下午茶,彼此言談甚歡!

芙蓉中華中學週二(8月11日)邀得森大臣頒發獎狀予此校100名優秀學生,大會更安排全體優秀生與大臣共享下午餐,讓學生與大臣近距離接觸和交流。

這場頒獎儀式除了獲得森大臣蒞臨,森州教育局局長拿督阿都拉、芙中董事長張賢炳、校友會主席李兆祥、家長會主席李偉源及籌委會主席張慶生等也出席。

百名芙中優秀生都是在學業和課外活動上有標青表現而獲得校方表揚。

自己拿出5000充獎勵金

向來重視教育發展的森大臣更在頒發獎狀儀式上,拿出5000令吉充作優秀學生獎勵金,這意味著優秀生除了獲得校方發出的50令吉獎掖,再獲得大臣50令吉獎勵金,令一眾優秀生欣喜不已。

張賢炳在會上指出,森大臣在7個月內兩度訪問芙中,證明了大臣重視華教發展,而且州政府每年撥予州內兩所獨中各10萬令吉撥款,更讓華教人士感受到大臣的誠意。

他披露,此校在年初發現一座舊教室被白蟻侵蝕,導致學校必須花300萬令吉去重建,雖然此校獲得社會人士的熱烈捐款,可是距離300萬令吉還有很大距離,他希望州政府能夠給予金錢上的援助。

張賢炳也表示,這校校地有限,限制了學校的發展,他希望州政府能夠把芙中附近一段1.5依格土地贈予芙中作學校發展用途。

撥2萬充芙中購書津貼

森大臣週二訪問芙中可謂”誠意十足”,除了私自拿出5000令吉充作百名優秀學生獎勵金,也捎來2萬令吉支票,作為芙中資料室及圖書館購書津貼。

大臣也在會上宣佈,若芙中附近的土地不是保留地段,州政府將研究可否充作芙中教育發展用途,州政府也會認真考慮撥款資助芙中重建新校舍的建議。

大臣指出,雖然芙中是一所私人學校,不過學生素質有目共睹,無論是在學術上及課外活動方面都有優越表現,畢業生在各領域也都有標青成就,讓森州政府感到驕傲。

“我希望芙中日後有任何活動都能邀我出席,對於教育活動,我是不遺餘力的,若時間允許我希望芙中任何活動我都能夠出席,因為芙中是一所非常卓越的學校。”

他披露,州政府每年都會撥出10萬令吉給芙中作為教育用途,這證明州政府積極協助華教,若華校在教育問題上面對問題都可尋找州政府協助。

盼打造森成教育樞紐中心

另一方面,森大臣也表示,森州目前已有許多高等教育機構興建校舍,包括許多國內外著名大學,州政府希望能夠把森州打造成一個”教育樞紐”中心。

他表示,州政府設立的森州基金每年都提供許多獎貸學金讓森州子民申請,其中包括每位獲得第一級榮譽學位的畢業生能夠獲得1萬令吉獎勵金,而且此基金也提供免息的分期教育貸款申請者。